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换档装置,连接一沿一轴线延伸的变速轴,且包含一设置于该轴线的传递机构及一连接该变速轴的换档机构。该传递机构能被马达驱动而以该轴线为转轴转动,并形成一沿该轴线的方向开设的缓冲空间。该换档机构包括一卡接该变速轴而能以该轴线为转轴转动的本体,及一由该本体沿该轴线的方向延伸而穿过该缓冲空间,并可在该缓冲空间内移动的突起件。以踩踏的方式操作该本体而连同带动该变速轴转动以执行手动换档,也能透过该传递机构的转动并推抵该突起件,而借此一同转动该变速轴以执行自动换档,达到辅助换档的功效。
公开号:CN214331451U
申请号:CN202023269597.XU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赖建宏
申请人:Kwang Yang Motor Co Ltd;
IPC主号:F16H61-2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车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辅助换档装置。
[n0002]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摩托车换档装置,适用于连接一变速箱11,并包括一连接该变速箱11且用以带动该变速箱11换档的连杆机构12,其中,该连杆机构12供驾驶者以踩踏方式操作。然而,由于该连杆机构12除了相连接的变速踏板之外,并未有任何的动力设备来带动该连杆机构12驱使该变速箱11换档,若仅操作该变速踏板来换档,势必会耗上过多力气与时间,导致驾驶者操作上较费力,且换档时间也会较长而无法即时换档,造成驾驶者操作上的不便性。因此,上述缺失有待改善,而有必要改良现有结构,借此简化操作以节省力气,并减少换档时间以提升驾驶的舒适感。
[n0003] [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课题]
[n0004]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较省力,且换档时间较短的辅助换档装置。
[n0005]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n0006] 于是,本实用新型第1项的内容,本实用新型辅助换档装置,适用于设置在一变速箱,该变速箱包含一沿一轴线延伸的变速轴。该辅助换档装置包含一设置于该轴线上的传递机构、一连接该传递机构的变速致动器、一连接该变速轴的换档机构,及一连接该换档机构的操作机构。
[n0007] 该传递机构包括一适用于设置在该轴线上,且能以该轴线为转轴转动的转动件,该转动件形成一沿该轴线的方向开设的缓冲空间。
[n0008] 该变速致动器连接该转动件,并用以驱动该转动件转动。
[n0009] 该换档机构包括一形成一适用于供该变速轴穿设的连接孔而能以该轴线为转轴转动的本体,及一由该本体沿该轴线的方向朝向该转动件延伸而穿过该缓冲空间,并可在该缓冲空间内移动的突起件。该本体与该变速轴相互卡合而能使该本体连同带动该变速轴转动。
[n0010] 该操作机构用于供驾驶者操作而带动该换档机构转动。
[n0011] 本实用新型第2项的内容,该转动件具有一形成该缓冲空间的基体,及一连接该基体与该变速致动器且用以带动该基体转动的传动部。
[n0012] 本实用新型第3项的内容,该基体呈圆饼状,该传动部具有数个彼此相间隔且呈环状排列地设置于该基体上的轮齿,该变速致动器包括一与该传动部相啮合的连接件,及一驱动该连接件转动的驱动件。
[n0013] 本实用新型第4项的内容,该缓冲空间沿以该轴线为圆中心的弧线的方向弯折延伸。
[n0014] 本实用新型第5项的内容,该连接件为伞形齿轮,该驱动件为马达。
[n0015] 本实用新型第6项的内容,该转动件位于该换档机构的本体与该变速箱之间,且该基体还形成一适用于供该变速轴穿过的通孔,使得该转动件套设于该变速轴上而能相对于该变速轴自由转动,该缓冲空间位于该通孔与该传动部间。
[n0016] 本实用新型第7项的内容,该操作机构为踏板。
[n0017]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效果]
[n0018] 在本实用新型第1至2项的内容中,由于该换档机构能透过该操作机构或该传递机构作动,以执行人工换档或自动换档作业,使得驾驶者能因应不同路况调整换档方式,借此简化操作步骤,且能透过该传递机构带动该换档机构转动的设计,以辅助驾驶者人工换档,让换档过程较轻松及换档时间也较短暂。
[n0019] 在本实用新型第3项与第5项的内容中,透过该驱动件与该连接件间的相配合运作,便能控制与该连接件相啮合的转动件的转动幅度,借此达到稳定换档的功效。
[n0020] 在本实用新型第4项的内容中,由于该换档机构以该轴线为转轴转动,因此呈弧状的缓冲空间能供该突起件顺畅地移动,而较不容易受该转动件的内壁面阻碍。
[n0021] 在本实用新型第6项的内容中,进一步地限定该转动件、该换档机构与该变速箱间的相对位置,借此缩小所占空间。
[n0022] 在本实用新型第7项的内容中,进一步限定该操作机构的型态,以供驾驶者能较省力地操作换档作业。
[n0023]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n0024] 图1是一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一种现有的摩托车换档装置;
[n0025] 图2是一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辅助换档装置的一实施例设置于一变速箱上;
[n0026] 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操作机构;
[n0027]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转动件,及一换档机构;
[n0028] 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转动件与一连接件相互啮合的情况;
[n0029] 图6是一示意图,说明该换档机构的一突起件在一缓冲空间内移动的情况;及
[n0030] 图7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转动件带动该突起件转动的情况。
[n0031] 附图标记列表
[n0032] 2··变速箱
[n0033] 21·变速轴
[n0034] 3··传递机构
[n0035] 30·缓冲空间
[n0036] 31·转动件
[n0037] 310·通孔
[n0038] 311·基体
[n0039] 312·传动部
[n0040] 313·轮齿
[n0041] 4··变速致动器
[n0042] 41·连接件
[n0043] 42·驱动件
[n0044] 5··换档机构
[n0045] 51·本体
[n0046] 510·连接孔
[n0047] 52·突起件
[n0048] 6··操作机构
[n0049] L1·轴线。
[n0050] 参阅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辅助换档装置的一实施例,适用于设置在一变速箱2,该变速箱2包含一沿一轴线L1延伸的变速轴21,该辅助换档装置包含一设置于该轴线L1上的传递机构3、一连接该传递机构3的变速致动器4、一连接该变速轴21的换档机构5,及一连接该换档机构5的操作机构6。其中,图2为省略该操作机构6,用以凸显该传递机构3与该换档机构5。
[n0051] 参阅图4与图5,该传递机构3包括一适用于设置在该轴线L1上而套设于该变速轴21,且能以该轴线L1为转轴自由转动的转动件31。该转动件31具有一呈圆饼状的基体311,及一连接该基体311并用以带动该基体311转动的传动部312。该基体311形成一位于该轴线L1上而适用于供该变速轴21穿过的通孔310,及一朝向该轴线L1方向开设且沿以该轴线L1为圆中心的一弧线(图未示)弯折延伸而呈弧状,并位于该通孔310与该传动部312间的缓冲空间30。该传动部312具有数个彼此相间隔且呈环状排列地设置于该基体311上的轮齿313。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动件31套设于该变速轴21上,因而能相对于该变速轴21自由转动。
[n0052] 重新参阅图2、图3与图5,该变速致动器4连接该转动件31而用以驱动该转动件31转动,且包括一与该传动部312的该等轮齿313相啮合的连接件41,及一驱动该连接件41转动的驱动件42。该连接件41较佳为伞形齿轮,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能带动该转动件31转动即可,故该连接件41亦可为传动皮带、炼条或齿轮等传递动力结构。该驱动件42较佳为辅助马达,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能带动该连接件41作动即可。
[n0053] 重新参阅图2与图4,该换档机构5包括一设置于该变速轴21上且相对于该转动件31较远离该变速箱2的本体51,及一由该本体51沿该轴线L1的方向朝向该转动件31延伸而穿过该缓冲空间30,并可在该缓冲空间30内移动的突起件52。该本体51形成一适用于供该变速轴21穿设并相互卡合的连接孔510,使得该本体51能以该轴线L1为转轴转动,并能连同带动该变速轴21转动。
[n0054] 重新参阅图3,该操作机构6较佳为踏板,使得驾驶者能以踩踏的方式带动该换档机构5转动,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能供驾驶者较省力地操作而带动该换档机构5转动即可。
[n0055] 参阅图6与图7并配合图3与图5,当车辆在行驶时,驾驶者能控制该操作机构6,进而带动该换档机构5的该本体51转动,并一同连动着该变速轴21转动,以执行该变速箱2升降档,完成人工换档作业,此时,该换档机构5的该突起件52会沿图6所示箭头的方向,在该缓冲空间30内移动,且过程中该突起件52不会抵顶该转动件31。此外,该驱动件42能透过方向把上的开关操作或是车内感知系统来作动,进而使得与该连接件41相连接的传动部312会带动该基体311相对于该变速轴21自由转动。当该转动件31如图7所示箭头的方向转动至接触该突起件52时,会推抵该突起件52并一同带动该本体51以该轴线L1为转轴转动,由于该本体51与该变速轴21相互卡合,因而能借由带动该本体51转动而带动该变速轴21转动,借此完成自动换档作业。
[n0056] 透过该传递机构3与该变速致动器4的相配合,借此驱动该转动件31带动该本体51转动,以完成自动换档作业,能使驾驶者轻松地换档而应用于不同使用情况,例如:当行驶中需要减速换档时,驾驶者仅需先收油门或透过剎车系统,使车速逐渐降下来至合适速度内而能自动换入低速档,以供后续正常行驶;由于该驱动件42驱动该转动件31而执行换档的作业时间,会比人工踩踏该操作机构6而执行换档的作业时间短,因而能将该人工踩踏作为一个用以触发该驱动件42作动的开关,故无论驾驶者脚踩换档的动作是否确实,皆能透过该变速致动器4快速地带动该传递机构3,代为进行剩余的换档动作,已完成换档作业。上述操作仅为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使用状况并不以此为限。
[n0057] 具体来说,该传递机构3与该变速致动器4的相配合所达到的自动换档作业,不仅能大幅地缩短换档的时间,而能即时地因应不同的行驶状况,还能简化驾驶者的操作步骤,借此获得较高的驾驶舒适度。再者,由于该转动件31设置在该换档机构5的本体51与该变速箱2之间,且与该本体51一同供该变速轴21穿设的设计,便能进一步地缩小该变速箱2、该传递机构3与该换档机构5之间的占用空间。
[n005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辅助换档装置不仅能控制该操作机构6来带动该换档机构5转动,以执行人工换档作业,还能透过该变速致动器4的连接件41与该传递机构3的传动部312间的转动,而让该转动件31能连同带动该换档机构5的该突起件52移动,并借此使与该本体51相连接的该变速轴21转动,以执行自动换档作业。因此,驾驶者能借由人工换档与自动换档间相互配合,即时地因应不同的行驶状况,不仅能避免意外发生,也能简化驾驶者的操作步骤,借此提升驾驶舒适性,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n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辅助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设置在一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含一沿一轴线延伸的变速轴,所述辅助换档装置包含:
一传递机构,包括一适用于设置在所述轴线上,且能以所述轴线为转轴转动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形成一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开设的缓冲空间;
一变速致动器,连接所述转动件,并用以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一换档机构,包括一形成一适用于供所述变速轴穿设的连接孔而能以所述轴线为转轴转动的本体,及一由所述本体沿所述轴线的方向朝向所述转动件延伸而穿过所述缓冲空间,并可在所述缓冲空间内移动的突起件,所述本体与所述变速轴相互卡合而能使所述本体连同带动所述变速轴转动;及
一操作机构,连接所述换档机构,用于供驾驶者操作而带动所述换档机构转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且具有一形成所述缓冲空间的基体,及一连接所述基体与所述变速致动器且用以带动所述基体转动的传动部。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呈圆饼状,所述传动部具有数个彼此相间隔且呈环状排列地设置于所述基体上的轮齿,所述变速致动器包括一与所述传动部相啮合的连接件,及一驱动所述连接件转动的驱动件。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间沿以所述轴线为圆中心的弧线的方向弯折延伸。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伞形齿轮,所述驱动件为马达。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换档机构的本体与所述变速箱之间,且所述基体还形成一适用于供所述变速轴穿过的通孔,使得所述转动件套设于所述变速轴上而能相对于所述变速轴自由转动,所述缓冲空间位于所述通孔与所述传动部间。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为踏板。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006798B2|2011-08-30|Vehicle having a shift lever on a handlebar thereof
JP5246656B2|2013-07-24|電動自転車
AU8420798A|1999-03-25|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
EP2268534B1|2012-05-16|Vehicle with a semi-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ving a reverse gea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is transmission
JP2001050389A|2001-02-23|車両用の電動式変速機切換え装置
JP2003518464A|2003-06-10|車輌の制御装置
DE112009004490B4|2015-05-28|Vorrichtung zur Verringerung eines Klappergeräusches für ein Fahrzeug
JP3944085B2|2007-07-11|車両用変速装置
TWI661975B|2019-06-11|自行車用變速器,具備自行車用變速器之自行車用電動系統
CN214331451U|2021-10-01|辅助换档装置
US20110264340A1|2011-10-27|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JP5295142B2|2013-09-18|無段変速機
US20070157757A1|2007-07-12|Shif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vehicle transmission
JP2001341543A|2001-12-11|変速装置
EP2783964A1|2014-10-01|Transmission
US20070293367A1|2007-12-20|Shift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transmission
JP4781206B2|2011-09-28|騎乗型四輪走行車のレバー装置
JP3148704B2|2001-03-26|四輪不整地走行車両の変速装置
JP6233915B2|2017-11-22|車両用無段変速制御システム及び作業車両
JP6434578B2|2018-12-05|自転車用電動システム
JP3497411B2|2004-02-16|水田作業車の走行変速構造
JPH0723620Y2|1995-05-31|小型電動車のクラッチ操作構造
JP2548445B2|1996-10-30|水田作業車
JP2607222Y2|2001-05-28|乗用移動農機における変速装置
JPH0635756Y2|1994-09-21|4輪駆動車の操作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69597.XU|CN214331451U|2020-12-30|2020-12-30|辅助换档装置|CN202023269597.XU| CN214331451U|2020-12-30|2020-12-30|辅助换档装置|
[返回顶部]